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持续开展“金融服务升温”行动,优化“适老”服务,建设“无障碍”金融服务,开设绿色服务通道,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光明“引路人”
“多亏了你们银行的陈经理,她真的帮了我一个超级大忙!”8月28日,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在电话回访新开卡客户李女士时,收到了一句极高的赞扬。了解后得知,李女士与丈夫熊先生在正西街经营着一家盲人按摩店,近期有比较着急的金融业务需求,因夫妻俩均为失明者,办理业务极为不便。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客户经理陈瑶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上门联系了李女士,并回行申请外出卡开业务。
但由于李女士的身份证消磁,首次外出开卡未成功,需重新办理身份证。可李女士的户口本又因拆迁未变更地址而无法办理,这让李女士犯了难。于是陈经理主动提出全程陪同李女士将户政业务办完。
陈经理陪同李女士先是至政务大厅开具落户证明,后至派出所办理户口本地址信息变更,收到户口本后,又至派出所办理新的身份证。待李女士收到了新的身份证后,陈经理立即向行内再次申请外出开卡,这才在8月27日当天,顺利为李女士和熊先生开通银行卡。
陈经理介绍说:“李女士和她丈夫都是盲人,办理金融业务、户政业务都很不方便,我就想着帮他们一把,干脆陪同她一起把证件这些都办完!接下来我还打算给他们安装一个民泰通收单二维码和语音播报音箱,这样按摩店客户付款的时候他们都能方便知晓了!”
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秉承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老、幼、病、残等特殊客群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做有温度的服务,依据具体情况提供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解决方案,切实为客户解决难题。
亲情“陪伴者”
“小林今天在吗?”在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的营业厅,经常有一位姓邹的婆婆这样问询。邹婆婆口中的小林,正是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的理财经理林陈,也是邹婆婆每次到访网点一定想要见一见,说上几句话的人。“小林和我的乖孙儿差不多大,每次和他聊天,我都很开心。”
邹婆婆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子女孙辈工作繁忙,常常一人在家。林经理与邹婆婆的相识源于民泰银行开展的一场社区活动。彼时的林经理负责牵头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的社区居民服务工作,在开展翡翠湾二期小区的一场免费磨菜刀活动中,林经理注意到了邹婆婆的身影。“当时天气炎热,很多居民在排队,我看到这位婆婆年纪比较大,不忍心让她等太久,我就主动去收下她的刀,记下她的楼栋房号,等刀磨好了给她送到家的。”待林经理将磨好的刀送到邹婆婆家中,了解到邹婆婆是一人独居,稍显孤单,便主动与邹婆婆聊起了天。此后,林经理隔三岔五都要上门拜访邹婆婆,有时候会普及一些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有时候教邹婆婆使用智能手机,有时候帮邹婆婆跑跑腿,或者检查一下家中用电用气的安全情况......
如今,林经理与邹婆婆之间的缘分越结越深,每周相约聊上一会儿似乎成了俩人之间一种无言的约定。邹婆婆也非常支持林经理的工作,不仅带动家人在民泰银行储蓄,还推荐了一些退休老同事、小区邻里。
近年来,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为满足老年群体金融服务需求,聚焦老年群体在业务办理中的痛点、难点,在厅堂设置了老花眼镜、爱心座椅等适老设施,同时还增设了“老年人业务优先办理”、“老年人业务一对一指导办理”、“老年人业务上门办理”等人性化适老服务,通过各类优化举措,持续打造有关爱、有陪伴、有温度、有亲情的适老化网点,持续探索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中养老金融的发展。
下一步,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无障碍金融环境建设,优化适老化金融服务工作,保障特殊消费者群体权益,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升温”行动。(民泰银行成都新津支行 方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