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经济韧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绿色发展理念则为城市群经济韧性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绿色发展理念与城市群经济韧性的理论内涵
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绿色发展理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推动城市群经济韧性提升的核心动力。绿色发展,作为一种追求效率、和谐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不仅强调经济活动的环境友好性,更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这一理念在城市群层面的实践,意味着要打破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转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
城市群经济韧性,作为衡量城市群应对内外部变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核心在于构建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增强的资源保障能力、优质的生态环境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与拓展,它不仅要求城市群在面临挑战时能够快速恢复并持续增长,更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共赢。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具有深远意义。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多元化、降低风险的同时增强经济韧性。通过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提升了资源保障能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此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能够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推崇绿色发展理念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为城市群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显著增强其适应与恢复能力,进而全面提升经济韧性。
当前城市群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面临的现实困囿
(一)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不足,仍然注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绿色发展需要先进的绿色技术作为支撑。然而,目前我国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等。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和引进绿色技术创新人才。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目前,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例如,在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和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是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
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市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是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的重要途径。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的策略
(一)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加强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渠道,全方位地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展示成功的绿色发展案例,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对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的培训不可忽视。政府官员在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促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企业管理者则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他们的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推动企业向绿色转型,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对于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意义重大。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创新合力。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产品和技术。例如,在新能源领域,企业可以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将实验室中的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城市群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韧性。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鼓励和引导城市群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例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在金融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土地政策方面,优先保障绿色产业和项目的用地需求。
(四)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合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制定统一的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群的综合承载能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五)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要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制定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绿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提高绿色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优化经济结构,降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监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的投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必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经济的抗冲击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引导和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备注:福建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吴泓 副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范斐 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068)“城市群协同创新带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