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西省新干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为有效破解农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禀赋不均衡、经营理念不先进、经济增收不持续的困境,在七琴镇试点组建镇级“强村公司”,覆盖全镇15个行政村,实现全镇资源要素有效整合,收益分配重新优化,产业项目“抱团”发展,切实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效、集体增资、村民增收的新路子。截至9月底,“强村公司”共盈利近200万元,平均每个村增收13万元,带动近1000人就业。
党建引领把稳发展之“舵”。坚持镇党委主导、村党支部协同,以党建引领为“强村公司”掌舵领航。一是创新组织形式。构建“1+3+5+15”组织架构,成立1个镇级“强村公司”——七琴镇琴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融合供销社、粮食合作社、林业合作社等3个合作社,下设粮食、农机、林业、广告传媒、建筑工程等5个子公司,统领全镇15个村“抱团”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创新运营模式。七琴镇琴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每个村以10万元入股,成立以15个村为股东的董事会,统一对接项目和资金,监管各子公司的财务、运营、人员管理等。制定公司经营管理系列制度,镇分管领导每月列席董事会听取公司经营情况报告。三是创新经营理念。召开股东大会,推选1名村支书担任董事长,5名村支书分别担任5家子公司经理,其余9名村支书担任监事会成员,并推选部分村干部兼任管理人员。办理农业种植、工程建设、广告传媒等经营许可证照和税务登记,确保公司依法依规运营。
整合要素激活发展之“源”。有效整合全镇各类生产要素,集中运营管理,形成倍增效应。一是整合土地。粮食发展公司流转土地1.3万余亩,实现租赁增收300万元,同时,联合农机公司建成1座机械化育秧中心,采购农机20余台,实施托管服务1500余亩,收益30多万元。二是整合政策。林业公司流转林地1200亩,积极对接“两山转化”政策,推进“水肥一体化”建设,林下套种中药材;建筑公司在政策框架内,承包镇村两级100万以下小额工程20多个,总额500多万元,并吸纳30余名脱贫户务工,带动群众增收10余万元。三是整合人才。在推选村干部担任管理人员、培养经营才干的同时,重点输送年纪轻、学历高的人才220多人次参与公司运营管理,其中在广告公司组建10余组成的抖音团队,帮助群众销售农副产品20多万元。同时,将表现优秀的105人纳入青年实用人才和村干部后备人选队伍,为人才振兴蓄积“源头活水”。
强化监管保障发展之“势”。坚持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规范资金使用,合理收益分配。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制定分公司目标任务,每月抽取部分采购价格、人工成本等进行比价,对公司运行情况、用工情况、账务进出情况进行检查核对,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并面向广大村民公开公示,推动公司运营阳光透明。二是加强资金监管。对公司的项目建设、招投标、资金流动等全方位监管,账务由镇财政人员派驻管理,明确公司2万元以上支出在董事会讨论通过后,还需提交镇党委班子扩大会研究,防范廉政风险。三是完善利益分配。在合理分配各村收益的同时,制定村干部报酬绩效奖励制度,将公司经营业绩与村干部个人绩效相挂钩。同时,把参与和推动“强村公司”发展情况作为年度村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内容,以及村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依据。